搜索
首页 《邻叟言》 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

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

意思:西邻破茅屋,萧条没有一个有。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邻叟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邻里之间互相扶持、共度时艰的温馨画面。诗中通过对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与邻里老翁的对话,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以及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关爱。 首联“客行归故乡,依依一邻叟”,以游子归乡的情景开头,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而“依依”一词,更增添了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游子与邻叟之间的深厚情谊。 颔联“把酒向我言,重叹生不偶”,游子与邻叟把酒言欢,倾诉心中的苦闷。邻叟对游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况表示同情,这一情感表达深切而感人。 颈联“大男年二十,前年方娶妇。府帖点乡兵,井邑备攻守”,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艰难,大男虽然已经成年,但因乡兵之事而无法娶妻生子,乡村居民也需备战守卫。这一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尾联“垂白力耕耘,一饭仅充口。东邻数十家,兵火十无九。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悍吏猛索租,摧剥及鸡狗。”描绘了乡村的战乱和贫困状况,以及悍吏凶狠地催租,甚至到了鸡狗的地步。这一描绘深刻地揭示了乡村生活的苦难和无奈。 诗的末段“愿子姑暂留,为我进杯酒。”游子在听完邻里的苦难之后,希望邻叟能够留下来,一起进酒解忧。这一结尾既表现了游子的善良和关爱之心,也展现了邻里之间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以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以及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关爱。通过游子与邻叟的对话,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情,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乡土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行归故乡,依依一邻叟。
把酒向我言,重叹生不偶。
大男年二十,前年方娶妇。
府帖点乡兵,井邑备攻守。
万骑声撼天,战骨今欲朽。
小男年十三,娇痴犹恋母。
所恃惟此儿,未忍辄笞殴。
垂白力耕耘,一饭仅充口。
东邻数十家,兵火十无九。
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
悍吏猛索租,摧剥及鸡狗。
嗟子行四方,颇亦闻此否。
偶述邻里情,勿讶言语丑。
老妇洗瓦盆,呼儿进畦韭。
愿子姑暂留,为我进杯酒。

关键词解释

  • 萧然

    读音:xiāo rán

    繁体字:蕭然

    英语:desolate

    意思:(萧然,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
      ▶《史记•酷吏列传》:“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

  • 西邻

    读音:xī lín

    繁体字:西鄰

    意思:(西邻,西邻)

     1.西部邻国。
      ▶春秋时晋指秦。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2.西边邻居。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无有

    读音:wú yǒu

    繁体字:無有

    英语:gandhabba

    意思:(无有,无有)

     1.没有。
      ▶《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