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过三衢哭孙员外》 华屋未移春照灼,故侯何在泪汍澜。

华屋未移春照灼,故侯何在泪汍澜。

意思:华屋没有改变春闪灼,所以诸侯为什么在泪丸波澜。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重过三衢哭孙员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者在重游故地时,对烂柯山、双桧楼、春光、故侯等场景进行了回忆,表达了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 首句“烂柯山下忍重到,双桧楼前日欲残。”描绘了作者再次来到烂柯山的情景,这里的“忍重到”表达了作者对故地的深深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双桧楼前的景象也勾起了作者的回忆,太阳即将落山,这一描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和感伤的氛围。 “华屋未移春照灼,故侯何在泪汍澜。”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故地的感慨。华屋即指双桧楼,春光依旧,但人事已非,故侯即指曾经的邻居,他们是否还在?作者为此感到悲伤。 “不唯济物工夫大,长忆容才尺度宽。”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他们的赞美。济物工夫大,指的是作者为他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容才尺度宽,则是对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品格的赞美。 “一恸旁人莫相笑,知音衰尽路行难。”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和无奈。一恸指的是对故人的怀念和痛哭,而旁人莫相笑,则表达了作者并不希望被人嘲笑。知音衰尽路行难,则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觅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重游烂柯山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烂柯山下忍重到,双桧楼前日欲残。
华屋未移春照灼,故侯何在泪汍澜。
不唯济物工夫大,长忆容才尺度宽。
一恸旁人莫相笑,知音衰尽路行难。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华屋

    读音:huá wū

    繁体字:華屋

    详细释义:华美的房屋。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 汍澜

    读音:wán lán

    繁体字:汍瀾

    意思:(汍澜,汍澜)
    亦作“汍兰”。
     
     1.泪疾流貌。
      ▶《隶释•汉金乡长侯成碑》:“号泣发哀,泣涕汍兰。”
      ▶《后汉书•冯衍传下》:“泪汍澜而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