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涩东篱九日黄,拒霜粗俗不宜霜。
                        
                         
                            
意思:羞涩东篱九天黄,拒绝粗俗不应该霜霜。
 
                        
                        
                        
                        出自作者[宋]蔡戡的《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诗,诗人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植物的喜爱和欣赏。
首句“羞涩东篱九日黄”中,“东篱”是菊花常见的种植地点,这里用“羞涩”形容菊花的颜色,仿佛在告诉读者菊花在东篱下微微泛黄,显得娇羞内敛。而“九日黄”则直接点明了菊花在秋季的黄色花朵。
“拒霜粗俗不宜霜”一句中,“拒霜”是对菊花的另一种称呼,说明其耐寒性强,“不宜霜”则是对菊花抗寒性的进一步描述。而“粗俗”一词,诗人运用了反语,表达出对菊花朴素、自然、不加修饰的美感的赞赏。
“此花底事小如许,无那恼人风味长”两句中,“底事”是对“为什么”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诗人用它来询问菊花为何如此小巧可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无那恼人风味长”一句中,“无那”是表达无法抵挡的意思,“恼人风味长”则直接描述了菊花的迷人之处,那种持久而令人愉悦的香气让人无法抵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欣赏。诗人对菊花的颜色、形态、香气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诗中描绘的菊花,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和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反语和疑问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