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友人》 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

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

意思:度一天回来知道晚上,平生不知道春天。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贻友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漂泊生涯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自是东西客,逢人又送人”,直接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作者作为一名旅居他乡的游子,逢人便要送别,表达出一种孤独、无奈的情绪。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频繁离别,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颔联“不应相见老,只是别离频”,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不应相见老,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暗示着作者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时,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积极面对生活。只是别离频,则是对频繁离别的无奈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无奈。 颈联“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通过描述日常生活的点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度日如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未识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暗示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 尾联“倘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追求。倘若能够得到一种能够让自己安享晚年的安排,作者便愿意回归自然,过上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天真、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漂泊生涯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追求。诗中通过对离别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简单、纯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是东西客,逢人又送人。
不应相见老,只是别离频。
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
倘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度日

    读音:dù rì

    繁体字:度日

    英语:scratch out a difficult, meager existence

    意思:过日子。
      ▶《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人无劝竞之心,苟为度日之事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