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旄烛日逢兵偃,隐谷连云负客招。
意思:将各种蜡烛天逢兵停止,隐谷连云负客招。
出自作者[宋]宋庠的《默诵》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虚名三纪玷王朝》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虚名浮利的淡泊和对晚年归隐的向往。
首联“虚名三纪玷王朝,晚岁刚肠万虑销”直接点明诗人的经历和心境。诗人已经虚名浮利三纪,即三十年之久,却因虚名而玷污了王朝,可见诗人对虚名的厌恶。而到了晚年,刚直的胸怀却发现万虑皆消,表明他已看透世俗的纷扰,对名利不再有任何留恋。
颔联“笃学自依袁伯业,醒狂谁比盖宽饶”表达了诗人对袁伯业的敬仰和对盖宽饶的自况。诗人表示自己将依靠学习来度过晚年,这种醒狂不拘的性格又与谁去比较呢?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自守清高的精神风貌。
颈联“将旄烛日逢兵偃,隐谷连云负客招”描绘了诗人的晚年生活场景。他手持旄、蜡烛,与士兵一同休兵罢战。在隐谷中,他负手而立,面对连绵的云谷,似乎在等待着客人的到来。这一联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安详和平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隐逸和超脱的气息。
尾联“白首报恩虽竭节,拟留馀力事耕樵”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的满足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虽然他已经年老白了头,但仍然愿意竭尽全力去耕种和砍柴,表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虚名浮利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的刚肠、清醒、隐逸和报恩精神,都展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透露出一种宁静、平和、安详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