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

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

意思:以蒙攻打国问,肯卧覆车尘。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某些寒士品格的赞美,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句“桃李春成径,本自不期人”,描绘了桃李满园的春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而“本自”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好的肯定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这些寒士品格的高尚和自然流露。 “历下两寒士,箪瓢能悦亲”,诗人进一步赞美了这些寒士的品格,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却能够让亲人感到愉悦和满足。这种品格体现了他们内心的善良和孝顺,也让人感到敬佩。 “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些寒士的高尚品格和不慕名利的态度。他们不屑于接受别人的称赞和赞美,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这种态度体现了他们的谦虚和自省,也让人感到敬仰。 最后一句“子既得此友,从之求日新”,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寒士的敬仰之情,并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品格,不断进步和成长。这种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赞美寒士品格、表达敬仰之情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慕名利、谦虚自省的人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桃李春成径,本自不期人。
历下两寒士,箪瓢能悦亲。
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
子既得此友,从之求日新。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蒙伐

    读音:méng fá

    繁体字:蒙伐

    意思:上面画有花纹的盾牌。蒙,通“厖”。
      ▶《诗•秦风•小戎》:“蒙伐有苑。”
      ▶郑玄笺:“蒙,厖也……画杂羽之文于伐,故曰厖伐。”
      ▶陆德明释文:“伐如字,本或

  • 伐国

    读音:fá guó

    繁体字:伐國

    意思:(伐国,伐国)
    征伐别国。
      ▶《左传•昭公四年》:“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
      ▶南朝·梁·何逊《七召•声色》:“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从而至?”明·刘基《莒人伐我

  • 问肯

    读音:wèn kěn

    繁体字:問肯

    意思:(问肯,问肯)
    求亲。定婚前的一种礼俗。
      ▶元·王晔《折桂令•答》曲:“一箇将百十引江茶问肯,一箇将数十联诗句求亲。”
      ▶元·高克礼《黄蔷薇过庆元贞》曲:“三纳

  • 车尘

    读音:chē chén

    繁体字:車塵

    意思:(车尘,车尘)

     1.车行扬起的尘埃。喻奔走的辛苦。
      ▶唐·温庭筠《秋日》诗:“天籁思林岭,车尘倦都邑。”
      ▶清·顾彩《梅花驿》诗:“马迹车尘暗陌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