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田可无田,耕道岂得道。
意思:耕地可没有田,耕道怎能道。
出自作者[宋]苏泂的《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的追求。诗人以耕田和耕道为比喻,探讨了生活和道德的关系。
“耕田可无田,耕道岂得道”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耕田和耕道,传达了这样的观念:仅仅耕种田地,并不能真正拥有田地;同样,仅仅追求道德的表面形式,并不能真正得到道德的精髓。这是对生活和道德的一种深入理解。
“物生岂区区,天意非草草”这两句,诗人表达了生命的尊严和天意的高远。每一个生命都不是简单的存在,它们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天意也并非草率,它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安排着世间万物。
“林茂鸟知归,水清鱼恶扰”这两句,诗人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和谐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良好的道德环境。树林繁茂,鸟儿自然会归来;水清鱼跃,鱼儿自然不喜欢被打扰。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道德的深刻理解。
“勿谓小人域,请学樊须老”这两句,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轻视任何人,包括所谓的“小人”,而是要学习樊须老那样的道德贤者,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人,追求真正的道德。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