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吴与几二首》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

意思:旧房屋相邻街道,首先我接近郊。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答吴与几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生活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节操的追求。 首段描述了诗人的旧居邻近通衢,靠近郊区,因此生活无忧,无需为风雨和粮食而忧虑。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愉悦,胸中没有郁积的忧愁。诗人对旧居的环境表示满意,渴望摆脱衡茅(指简陋的房屋)的束缚,渴望改变居所的环境。 第二段诗人表达了对美食的喜爱,他喜欢新鲜美味的食物,而每每看到锄薅则感到厌烦。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更注重生活的品质而非简单的生存。 第三段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向往。他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应该重视内在的修养,而不是追求外在的虚荣。他以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为榜样,表明自己愿意过一种清贫但高尚的生活。 第四段诗人再次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在面对外界的嘲笑和寂寞时,保持清节是值得尊敬的,这种高尚的节操会在后世得到高度的评价。 最后一段诗人以原思和颜回为例,说明贫穷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他呼吁人们应该像季子那样重视内在的品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这样才是真正的富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节操的追求,以及对清贫生活的热爱。这种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不被物质所迷惑,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气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
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
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
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
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
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
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
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
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
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
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

关键词解释

  • 先畴

    读音:xiān chóu

    繁体字:先疇

    意思:(先畴,先畴)
    先人所遗的田地。
      ▶《文选•班固<西都赋>》:“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
      ▶吕延济注:“先畴,先人畎亩。”
      ▶唐·张说

  • 通衢

    读音:tōng qú

    繁体字:通衢

    英语:thoroughfare

    意思:四通八达的道路。
      ▶汉·班昭《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 接近

    读音:jiē jìn

    繁体字:接近

    短语:八九不离十 仿佛 类 象是 类似 相仿

    英语:near

    意思:
     1.谓所见不远。
      ▶《吕氏春秋•知接》:

  • 近郊

    读音:jìn jiāo

    繁体字:近郊

    短语:市中心 市郊

    英语:outskirts

    意思:
     1.古代指城外五十里以内的地方。
      ▶《周礼•地官•载师》:“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