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升元阁铎》 摩挲石柱藓痕斑,亡国如鸿去不还。

摩挲石柱藓痕斑,亡国如鸿去不还。

意思:抚摸石柱藓痕斑,国家如鸿去不回。

出自作者[宋]曾极的《升元阁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石柱、藓痕、亡国、风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摩挲石柱藓痕斑”描绘了石柱上斑驳的藓痕,这些藓痕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过去的岁月,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诗人用手轻轻抚摸着石柱,感受着历史的痕迹,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亡国如鸿去不还”一句,诗人以鸿雁比喻国家的兴衰,鸿雁一旦离去,就再也无法回头,国家亦如此。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亡国的深深哀痛,以及对无法挽回的历史的无奈。 “无复切云三百尺”中的“切云”是一种高耸入云的建筑,如今已不复存在,只有风铎在人间回荡。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曾经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世的不满。 最后一句“祗传风铎在人间”以风铎在人间的传响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风铎虽然还在,但未来的道路却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整首诗以历史和未来为背景,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内敛,语言简练而有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摩挲石柱藓痕斑,亡国如鸿去不还。
无复切云三百尺,祗传风铎在人间。

关键词解释

  • 石柱

    读音:shí zhù

    繁体字:石柱

    短语:矿柱 水柱 圆柱 灯柱 木柱

    英语:stelae

    意思:石华表。亦泛指石头柱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粉水》:“

  • 摩挲

    读音:mā sā

    繁体字:摩挲

    短语:抚摸 爱抚

    英语:caress

    意思:亦作“摩莎”。亦作“摩娑”。
     
     1.沙汀《淘金记》二十:“她沉默下来,欣赏似地摩

  • 亡国

    引用解释

    1.亡失国家。《礼记·檀弓下》:“ 晋献公 之丧,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於斯,得国恒於斯。’” 孔颖达 疏:“言寡人闻前古以来,失亡其国,恒於此丧祸交代之时;得其国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时。”《后汉书·李固传》:“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 胡亥 、 赵高 隐而不发,卒害 扶苏 ,以至亡国。” 宋 苏轼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