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滕学士移河朔》 五鼓声深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

五鼓声深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

意思:五鼓声音深晓色回,北骑马首望燕台。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滕学士移河朔》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五鼓声深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政治理想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勇的赞美。 首句“五鼓声深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描绘了黎明时分,战鼓的声音在深邃的黎明中回荡,马头向北望去,期待着到达燕台。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紧张和紧迫,暗示了政治斗争的激烈和重要性。 “旧趋武帐清光近,新会仙山秘典开”两句描绘了政治理想的实现,旧时的军事帐幕变得清晰明亮,新的政治理想如同仙山秘典一样被揭示出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 “人惜憩棠余爱远,帝忻借箸密谋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人们珍惜着远离疲惫不堪的棠树之爱,皇帝欣喜地借着筷子进行密谋。这里通过描绘人民和皇帝对国家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最后两句“边城消尽还兵喜,谁敌阳关决胜才”表达了战争结束的喜悦,谁还敢和阳关外的决胜之才为敌?这里通过描绘战争的结束和对英勇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勇的崇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政治理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勇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鼓声深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
旧趋武帐清光近,新会仙山秘典开。
人惜憩棠余爱远,帝忻借箸密谋来。
边城消尽还兵喜,谁敌阳关决胜才。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燕台

    读音:yàn tái

    繁体字:燕檯

    解释:1.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南朝梁任昿《述异记》卷下◇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2.指冀北一带。

  • 马首

    读音:mǎ shǒu

    繁体字:馬首

    意思:(马首,马首)

     1.马的头。
      ▶《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
      ▶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干

  • 五鼓

    读音:wǔ gǔ

    繁体字:五鼓

    意思:
     1.五种鼓。
      ▶《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
      ▶杨士勛疏:“五鼓者,糜信·徐邈并云:东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

  • 晓色

    读音:xiǎo sè

    繁体字:曉色

    英语:the scene in the early morning

    意思:(晓色,晓色)
    拂晓时的天色;晨曦。
      ▶唐·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银书

  • 驰马

    读音:chí mǎ

    繁体字:馳馬

    英语:gallop a horse; go swiftly on horseback

    意思:(驰马,驰马)

     1.驱马疾行。
      ▶《孟子•滕文

  • 首望

    读音:shǒu wàng

    繁体字:首望

    意思:头等望族。
      ▶《周书•蔡祐传》:“夏州首望弥姐元进等阴有异计。”
      ▶《周书•任果传》:“果请入朝,太祖许之。以其方隅首望,早立忠节,乃进爵安乐郡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