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意思:松风亭下也像梦,不见枝雪流初刘暾。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上饶村梅花的深深眷恋。 首句“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诗人以景起兴,描绘了梅花凋零的景象,以及杜鹃鸟(子规)在月下哀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哀悼。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他惋惜只有白玉蕊能够安慰他,而他自己却无法在窗前欣赏梅花,只能借酒浇愁。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空虚的园子的失望和对流年的感叹。他坐在酒垆旁,不再抬头看那空虚的园子,那些浮华的花朵已经凋零,只留下空虚的园子。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他像海水一样淡然面对世事变迁,挥舞着麈尾,如同远离炎热的海岛,冷静面对世间的炎凉。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诗人对松风亭下的梅花梦一般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眷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风亭

    读音:fēng tíng

    繁体字:風亭

    意思:(风亭,风亭)
    亭子。
      ▶唐·朱庆余《秋宵宴别卢侍御》诗:“风亭弦管绝,玉漏一声新。”
      ▶宋·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之一:“风亭把盏酬孤艷,雪径回舆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松风

    读音:sōng fēng

    繁体字:鬆風

    意思:(松风,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垄生。”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

  • 初暾

    读音:chū tūn

    繁体字:初暾

    意思:犹初日。
      ▶唐·韦元旦《早朝》诗:“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
      ▶清·王夫之《南岳赋》:“拂车辙于层峦,观初暾之轮囷。”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