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琵琶行》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意思:循身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声停住了,弹奏者想说又有些迟疑。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琵琶行》

全文创作背景

《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与白居易的个人经历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上表主张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是一个对他打击很大的转折点,让他感到仕途坎坷,人生苦闷。在江州的第二年秋天,他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时,遇到了一位年老色衰、漂泊江湖的琵琶女。白居易在听她弹奏琵琶并讲述自己的身世后,深感同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便用歌行的体裁创作了这首《琵琶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琵琶

    读音:pí pá

    繁体字:琵琶

    英语:lute

    意思: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

  • 寻声

    读音:xún shēng

    繁体字:尋聲

    意思:(寻声,寻声)

     1.随声;紧接别人的声音。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令发之日,下之应也,犹响寻声耳。”
      ▶唐·郑綮《开天传信记》:“上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