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灵洲》 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

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

意思:一台中央郁苍苍,四面山色水光接。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灵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是一首对台山风景的赞美诗,它描绘了台山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联“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直接描绘了台山的景象,山峦耸立,郁郁葱葱,四周的山光和水光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两个生动的意象,将台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潮信往来知气候,鼋精出没兆灾祥”则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潮信是潮水的信使,它往来传递着气候的变化,而鼋精则是传说中水中的神物,它的出没则预兆着灾祸或吉祥。这里诗人借潮信和鼋精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恐惧,同时也暗示了台山的风水宝地之地位。 颈联“烟生茶灶僧留款,风展蒲帆客去忙”描绘了台山的人文景观,僧人煮茶款待客人,风吹着蒲帆,客人忙碌地离开。这一联通过对茶灶和蒲帆的描绘,展现了台山的宁静和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生活的向往。 尾联“白发东坡在何许,两行遗墨照琳琅”则将诗的意境升华到了历史的高度。诗人通过提及苏东坡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的传承。两行遗墨照琳琅,是对苏东坡遗迹的赞美,也是对台山文化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台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文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
潮信往来知气候,鼋精出没兆灾祥。
烟生茶灶僧留款,风展蒲帆客去忙。
白发东坡在何许,两行遗墨照琳琅。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水光

    引用解释

    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

  • 山光

    读音:shān guāng

    繁体字:山光

    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梁·沈约《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 苍苍

    读音:cāng cāng

    繁体字:蒼蒼

    英语:grey(灰白)

    意思:(苍苍,苍苍)

     1.深青色。
      ▶《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史记•天官

  • 中立

    读音:zhōng lì

    繁体字:中立

    英语:neutral

    意思:
     1.中正独立。
      ▶《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孔颖达疏:“中正独立,而不偏倚,志意强哉

  • 郁苍

    引用解释

    见“ 鬱鬱苍苍 ”。

    读音:yù cā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