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东皋》 地连衡岳浮空翠,天与湘江隔世鏖。

地连衡岳浮空翠,天与湘江隔世鏖。

意思:地连衡岳浮在空中的,天和湘江隔世鏖。

出自作者[宋]蔡戡的《题东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陶渊明的敬仰和赞美的诗。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所代表的隐逸之风的赞美。 首联“归来相望筑东皋,千载风流独慕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东皋,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所代表的隐逸之风的赞美,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高尚的,值得人们去追求。 颔联“两地林泉俱胜绝,二难人称总孤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和林泉胜绝的敬仰之情。他认为陶渊明和林泉胜绝都是非常高尚的人,他们所代表的隐逸之风和生活方式都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自然美景是美好的,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珍惜。 颈联“地连衡岳浮空翠,天与湘江隔世鏖。”诗人通过描绘东皋的地貌和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他觉得东皋的地貌和景色非常美丽,让人流连忘返。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湘江和衡岳的敬仰之情,认为它们是值得人们去欣赏的自然景观。 尾联“只恐山灵回俗驾,可容暇日再游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之风的向往之情,他觉得如果有一天能够真正地隐居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那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但是他也担心山神会拒绝人们进入山林,所以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赞美之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所代表的隐逸之风的向往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归来相望筑东皋,千载风流独慕陶。
两地林泉俱胜绝,二难人称总孤高。
地连衡岳浮空翠,天与湘江隔世鏖。
只恐山灵回俗驾,可容暇日再游遨。

关键词解释

  • 湘江

    读音:xiāng jiāng

    繁体字:湘江

    英语:Hsiang

    意思: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九疑山隔湘江,跨苍梧野,连营道县界。”<

  • 连衡

    读音:lián héng

    繁体字:連衡

    英语:unite

    意思:(连衡,连衡)

     1.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衡,与苏秦说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相对。
      ▶《荀子•赋》:

  • 隔世

    读音:gé shì

    繁体字:隔世

    英语: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意思:I
    相隔一世。
       ▶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

  • 衡岳

    读音:héng yuè

    繁体字:衡岳

    意思:(参见衡岳)
    南岳衡山。
      ▶晋·左思《吴都赋》:“指衡岳以镇野,目龙川而带垧。”
      ▶《南史•隐逸传下•庾承先》:“辟功曹不就,乃与道士王僧镇同游衡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