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不觉老,兀坐掩深扉。
意思:春光不觉得老,端坐在掩深门。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感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光不觉老,兀坐掩深扉。寇盗时闻说,山林未忍归。心惊幽鸟语,眼眩杂花飞。何日乾坤静,馀生得所依。》以春日山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之中,不愿回归山林,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首联“春光不觉老,兀坐掩深扉。”描绘了春日的生机和时间的流逝,但诗人却并不感到老去,而是兀自坐在深门之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一联以景起笔,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春光的喜爱和对时间的无奈。
颔联“寇盗时闻说,山林未忍归。”诗人提到“寇盗”时闻,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然而,诗人却并未忍心回归山林,这表明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乱世的无奈。这一联以叙事起笔,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乱世的无奈。
颈联“心惊幽鸟语,眼眩杂花飞。”诗人通过描绘幽鸟的细语和杂花的飞舞,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然而,这种自然的美好却让诗人感到惊恐和眩晕,这表明诗人对乱世的痛苦和无奈。这一联以描绘起笔,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尾联“何日乾坤静,馀生得所依。”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够过上宁静的生活,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这一联以期望收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山林、乱世生活和自然美好,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和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