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上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

上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

意思:上膏初动麦苗青,吃得饱城头信意走。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农村景象的诗。诗人以饱满的热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首句“上膏初动麦苗青”,用“上膏”形容春雨,以“动”字描绘出春雨滋润下麦苗青青的景象,生动而传神。这句诗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希望和欣喜的感觉。 次句“饱食城头信意行”,“饱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满足的生活状态,“城头信意行”则表现了人们悠然自得的心情。这句诗通过描绘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祥和。 第三句“便起高亭临北渚”,诗人建起高亭,登临北渚,准备欣赏更广阔的春景。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结句“欲乘长日勤春耕”,诗人想要利用漫长的春日,勤奋地进行春耕。这句诗揭示了春天的主题——勤劳与耕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和农村生活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诗人的积极向上、勤劳耕耘的生活态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
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勤春耕。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麦苗

    读音:mài miáo

    繁体字:麥苗

    英语:wheat

    意思:(麦苗,麦苗)

     1.麦子和黍稷等作物之幼苗。
      ▶《春秋•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
      ▶杜预

  • 饱食

    读音:bǎo shí

    繁体字:飽食

    英语:satiation

    意思:(饱食,饱食)
    吃饱。
      ▶《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繫之舟。”
      ▶唐·韩愈《辛卯年雪》诗:“

  • 城头

    读音:chéng tóu

    繁体字:城頭

    意思:(城头,城头)
    城墻上。
      ▶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 头信

    读音:tóu xìn

    繁体字:頭信

    意思:(头信,头信)

     1.爽性;索性。
      ▶《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咱头信狠他一下子,己他个翻不的身!”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你头信再住一日,等我

  • 意行

    读音:yì xíng

    繁体字:意行

    意思:
     1.谓心之所思。
      ▶《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
     
     2.犹信步。
      ▶唐·刘禹锡《蛮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