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跋仰老小画二轴》 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意思: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个庭院风露寒。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跋仰老小画二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玉竹的诗,通过秀美的意象和清幽的氛围,展现了玉竹的风韵和气质。 首句“秀韵凌虚玉炼颜”,用“秀韵凌虚”来形容玉竹的风姿韵致,展现出玉竹清秀飘逸的特点。“玉炼颜”则进一步描绘了玉竹的肤色如玉,光洁润泽。 次句“苍官偃亚碧琅玕”,通过“苍官”和“碧琅玕”的形象比喻,描绘了玉竹的苍翠欲滴,高耸挺拔的姿态。 最后两句“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则通过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玉竹清幽冷艳的氛围。“中夕萧骚月”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冷清,“相对一庭风露寒”则进一步强调了玉竹所处的环境之清幽寒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玉竹的秀美风姿和清冷气质,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秀韵凌虚玉炼颜,苍官偃亚碧琅玕。
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关键词解释

  • 风露

    读音:fēng lù

    繁体字:風露

    意思:(风露,风露)

     1.风和露。
      ▶《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

  • 相对

    读音:xiāng duì

    繁体字:相對

    短语:针锋相对

    英语:relatively

    意思:(相对,相对)

     1.面对面;相向。
      ▶《仪礼•士昏礼》:

  • 中夕

    读音:zhōng xī

    繁体字:中夕

    意思:半夜。
      ▶晋·刘伶《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宋·陆游《岁首书事》诗之二:“

  • 萧骚

    读音:xiāo sāo

    繁体字:蕭騷

    意思:(萧骚,萧骚)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五代·齐己《小松》诗:“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宋·欧阳修《呈元珍表臣》诗:“披条泫转清晨露,响

  • 月相

    读音:yuè xiàng

    繁体字:月相

    英语:phase

    意思:指月球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随着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的时刻变化,地球上所见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多少也不时改变,呈现盈亏(圆缺)的各种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