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劝人庐山读书》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意思:怜君年轻俊利如刀锋,气爽神清刻骨聪明。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劝人庐山读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少隽、气爽神清的人物形象,并赞扬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首句“怜君少隽利如锋”,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少隽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少隽”指的是这位人物年轻而有才华,他的锋利如同利剑一般锐利,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敏锐的洞察力。 “气爽神清刻骨聪”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少隽的气质和性格。他气度不凡,精神清爽,思维敏捷,这种气质和性格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 “片玉若磨唯转莹”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位少隽比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经过不断的磨砺和锻炼,他会变得更加晶莹剔透。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少隽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最后,“莫辞云水入庐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少隽的鼓励和激励。诗人希望他能够勇闯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和挑战,像庐峰中的云水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少隽、气爽神清的人物形象,并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祝愿。同时,这首诗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利如

    读音:lì rú

    繁体字:利如

    意思: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解释:1.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造句:<

  • 神清

    读音:shén qīng

    繁体字:神清

    意思:谓心神清朗。
      ▶《淮南子•齐俗训》:“是故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
      ▶《晋书•卫玠传》:“刘惔、谢尚共论中朝人士,或问:‘杜乂可方卫洗马不?’

  • 刻骨

    读音:kè gǔ

    繁体字:刻骨

    英语:deeply ingrained; deep-rooted

    意思:
     1.形容深切难忘。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卫尉年尊,两校尉有

  • 少隽

    读音:shǎo jùn

    繁体字:少雋

    意思:(少隽,少隽)
    见“少俊”。

    解释:1.见\"少俊\"。

    造句:暂无

  • 锋气

    读音:fēng qì

    繁体字:鋒氣

    意思:(锋气,锋气)
    勇往直前的气势。
      ▶《后汉书•袁敞传》:“张俊者,蜀郡人,有才能……年少励锋气。”
      ▶宋·秦观《裴秀才跋尾》:“君晋公之裔孙也,少笃学,锋气锐甚

  • 爽神

    读音:shuǎng shén

    繁体字:爽神

    意思:使心神爽快。
      ▶唐·常建《听琴》诗:“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明·陈所闻《驻马听•题新安汪无如环翠园》曲之四:“几不飞尘,笔砚精良独爽神。”
      

  • 清刻

    读音:qīng kè

    繁体字:清刻

    意思:清严苛刻。
      ▶《史记•货殖列传》:“徐、僮、取虑,则清刻,矜己诺。”
      ▶《北史•郦道元传》:“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侍御史。”
      ▶《南史•毛惠素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