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意思:但随着秋扇年年在,没有斗琼枝夜新。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送竹几与谢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向往,对世俗之物的厌倦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田园,与自然和木竹为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对世俗的追求和虚荣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首联“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诗人表达了对长物(即世俗之物)的厌倦和对天真生活的向往。他老了,想要回归田园,只希望有一个简单的身体。这一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颔联“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诗人以木和竹为喻,表达了对自然和纯真之物的喜爱。他希望与木、竹为伴,留下同行,不言不语,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以竹夫人戏笑世俗之人,赠君无语竹夫人,暗示了世俗之人追求虚荣和名利,而忽视了真正的幸福。
颈联“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诗人用扇子和琼枝(仙人的玉树)比喻世俗之物和真正的价值。扇子每年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而琼枝则是传说中的仙树,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诗人以此讽刺了世俗之人追求表面的虚荣和名利,而忽视了真正的价值和内在的幸福。
尾联“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诗人以白居易自比,表达了对世俗之人的嘲笑和无奈。白居易晚年生活困苦,家口众多,生活压力巨大。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晚年生活的无奈和对世俗之人的嘲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之物的厌倦。通过对长物、自然、真正的价值和名利的讽刺和批判,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纯真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之物的淡漠。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