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带蟾宫风韵。
意思:带有蟾宫风韵。
出自作者[宋]曹冠的《西江月·秋霁姮娥二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夜月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姮娥、桂花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秋霁姮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中,“姮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月宫的仙女,此处以她来比喻月亮,描绘了秋夜月色的美丽。“二八”在这里可能表示月色的年轻、新鲜,因为新月初上时,其色最明。而“寒光”则进一步强调了月色的清冷、高洁,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月色之美,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小山丛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小山丛桂”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桂花的赞美。桂花在秋夜中散发着清芬,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而“犹带蟾宫风韵”则表达了桂花的品质如同月宫仙女一般高洁。
“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登仙籍通常意味着获得了神仙的认可,得到了神灵的庇护。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暗示主人公获得了某种荣誉或机会,表达了对主人公未来的美好祝愿。
“汝今妙岁已能文。早折高枝荣奋。”最后两句诗是对主人公的鼓励和期望。主人公年纪轻轻就已经表现出文学才华,诗人希望他能够抓住机会,早日获得高枝的荣光和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月色和桂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主人公的鼓励和期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 小山业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 出自《西江月·秋霁嫦娥二八》作者:[宋]曹遇
- 玉锁闷蟾宫。-- 出自《菩萨蛮·镜天良月皆佳节》作者:[宋]姜特立
- 蟾宫月。-- 出自《秦楼月/忆秦娥》作者:[宋]无名氏
- 正是蟾宫。-- 出自《江梅引 宁海范明叔邀饭,览月桂花》作者:[元]王哲
- 蟾宫树影阑干曲。-- 出自《忆秦娥 昨日尝赋忆秦娥一首,以介石齐前木》作者:[元]倪瓒
- 蟾宫树影阑干曲。-- 出自《忆秦娥 昨日尝赋忆秦娥一首,以介石齐前木》作者:[元]倪瓒
- 喜溢蟾宫梦。-- 出自《贺新郎·喜溢蟾宫梦》作者:[宋]丁几仲
- 桂枝少日冠蟾宫。-- 出自《西江月·侯绩分从东鲁》作者:[宋]无名氏
- 别是一般风韵。-- 出自《西江月·请知诸郡子弟》作者:[宋]无名氏
- 疏梅风韵。-- 出自《减字木兰花·疏梅风韵》作者:[宋]无名氏
- 洒落饶风韵。-- 出自《桃源忆故人·寒苞初吐黄金莹》作者:[宋]无名氏
- 清润无风韵。-- 出自《早梅芳/喜迁莺》作者:[宋]无名氏
- 记得小梅风韵。-- 出自《古记/如梦令》作者:[宋]无名氏
- 风韵。-- 出自《如梦令·花叶相遮相映》作者:[宋]张孝祥
- 风韵。-- 出自《如梦令·花叶相遮相映》作者:[宋]张孝祥
- 休风韵。-- 出自《渔父咏 咏假俏汉》作者:[元]王哲
- 不见旧时风韵。-- 出自《谒金门 忆梅》作者:[元]李俊明
- 京洛当时风韵。-- 出自《西江月·豆蔻梢头年纪》作者:[宋]侯置
- 犹带微酲。-- 出自《风入松·小楼春映远山横》作者:[宋]韩淲
- 犹带香如故。-- 出自《点绛唇·风卷游云》作者:[宋]刘埙
- 犹带北风嘶。-- 出自《紫骝马》作者:[隋]江总
- 犹带枝头寒色。-- 出自《谒金门 赋梅》作者:[元]李俊明
- 犹带孤山光景。-- 出自《鹊桥仙 次中庵韵题解安卿盆梅 中庵有奇石名》作者:[元]程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