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贫居》 翩翻枪榆鸠,宛转匿絮虱。

翩翻枪榆鸠,宛转匿絮虱。

意思:枪榆鸠翩翩,辗转躲絮虱子。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贫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绳床拥敝禂,初起发未栉》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生活中的细节,并从中表达出深深的宁静和满足。 首联“南窗展书卷,就暖读寒日。”描绘了一个人在南窗下读书的场景,无论天气如何,他都会在窗前摊开书卷,享受着暖和的阳光和寒冷的冬日。这一联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热爱和对阅读的执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 颔联“门前绝车马,薄暮垂片席。”描绘了门前车马稀少,傍晚时分,他放下书卷,坐在席子上休息。这一联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闲适的生活方式。 颈联“短墙挂纤蔓,幽鸟啄红实。”描绘了短墙上的细藤,和幽静的鸟鸣。这一联以景结情,将自然的美景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尾联“群蜗恶积雨,缭绕篆空壁。男儿处贫贱,举首宇宙窄。翩翻枪榆鸠,宛转匿絮虱。”则以群蜗因积雨而缭绕、榆鸠因天气变化而翩翻的情景,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即使在贫贱之中,人们仍然可以抬头看到广阔的宇宙,这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从中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满足、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生活的艰难时刻,我们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要尊重自然、欣赏自然,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细腻的描绘,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绳床拥敝禂,初起发未栉。
南窗展书卷,就暖读寒日。
门前绝车马,薄暮垂片席。
短墙挂纤蔓,幽鸟啄红实。
群蜗恶积雨,缭绕篆空壁。
男儿处贫贱,举首宇宙窄。
翩翻枪榆鸠,宛转匿絮虱。
妻孥竞相笑,憔翠守文笔。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宛转

    读音:wǎn zhuǎn

    繁体字:宛轉

    英语:round-about; mild

    意思:(宛转,宛转)

     1.随顺变化。
      ▶《庄子•天下》:“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

  • 翩翻

    读音:piān fān

    繁体字:翩翻

    意思:
     1.上下飞动貌。
      ▶唐·王昌龄《灞上闲居》诗:“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宋·朱淑真《春日行》:“何处飞来双蛱蝶,翩翻飞入寻香径。”
      ▶明

  • 枪榆

    读音:qiāng yú

    繁体字:槍榆

    意思:(枪榆,枪榆)
    《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后因以“枪榆”形容识浅志小,亦借指识浅志小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