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邦自谓多麟凤,肯把王纲取钓翁。
意思:危险的国家从对多麒麟凤凰,肯把王纲取钓翁。
出自作者[唐]周昙的《三代门太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歌,通过描绘历史上两位君主昌和纣的狩猎行为,以及他们对待忠臣和奸臣的态度,表达了对于当时国家形势和君主行为的忧虑和讽刺。
首句“昌猎关西纣猎东”描绘了两位君主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狩猎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不同的统治风格和态度。昌在关西狩猎,而纣则在东边,这种对比也展现了两位君主的不同性格和治国理念。
次句“纣怜崇虎弃非熊”进一步揭示了纣王的态度,他怜惜凶猛的老虎,却抛弃了温顺的非熊。这里的老虎象征着奸臣,而非熊则象征着忠臣。纣王这种颠倒是非、亲小人远君子的行为,为国家的危亡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危邦自谓多麟凤”,则是以讽刺的语气描绘了当时国家危急的情况,但统治者却自以为国家人才济济,盲目自信,无视现实的危机。麟凤,本是吉祥之物,这里却成了讽刺统治者自欺欺人的工具。
最后一句“肯把王纲取钓翁”,再次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于当时统治者不顾国家大局,沉溺于享乐,放弃王纲的讽刺。钓翁这里指的是隐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当时统治者不思进取,放弃国家利益的批评。
整首诗借用历史典故,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国家形势的危急,以及统治者颠倒黑白、亲小人远君子的行为。诗歌语言简练,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批评性和警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