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表之清阴亭作》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意思:肯为闽山得到来,蜡屐深寻九云霄路。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和表之清阴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早晨山中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直接描绘了早晨山中清爽的空气和露水滋润下的新绿山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两句则通过云和日的形象,表现了山的高耸和壮美。泄云的无力占据山腰,象征着山的高峻;初日分光上山背,则表现了太阳的升起给山增添了光辉。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两句描绘了远近山色的多彩多姿和山中寺庙的钟声和佛事。远山苍茫,近山紫意,色彩丰富,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而钟鱼之声和佛事,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绵互相似”两句则通过将山比作城,表现了山的雄伟和壮丽。同时,玉京的联想也增添了诗歌的诗意和美感。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品格和志向。他愿意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等待三顾之缘,不计较世俗的嫉妒。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表达了诗人愿意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来到闽山,并且愿意深入探索和追求。他挥洒诗情,兴致勃勃地准备探索山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自己的品格和志向,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绵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关键词解释

  • 九霄

    读音:jiǔ xiāo

    繁体字:九霄

    英语:highest heavens

    意思:
     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 得来

    读音:de lái

    繁体字:得來

    意思:(得来,得来)
    I
    觅得,求得。
       ▶《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汉·何休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齐人语也,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

  • 得得

    读音:de de

    繁体字:得得

    意思:
     1.任情自得貌。语本《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南朝·梁·何逊《西州直示同员》诗:“誓将收饮啄,得得任心神。”

  • 霄路

    读音:xiāo lù

    繁体字:霄路

    意思:
     1.指高山上的小路。
     
     2.云中之路,上天之路。
      ▶南朝·梁·沈约《为柳兖州世隆上旧宫表》:“故能属辇道于天阶,命帝阙于霄路。”
      ▶《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