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意思:难道像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木末采芙蓉的美丽景象,并赞颂了芙蓉花的艳丽和香气。诗人通过对比芙蓉和龟巢,表达了对于飘零和老去的悲慨,同时也展现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美好的追求。 首联“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描绘了在树木末梢采摘芙蓉花的场景,引出骚人未曾歌咏过的芙蓉花,凸显了芙蓉花的独特美丽。 颔联“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中,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芙蓉花艳丽不输于其他花卉的观点。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芙蓉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颈联“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则通过描写芙蓉花香苞的麝香气味和茂盛的叶片,加深了读者对芙蓉花美丽和香气的感受。 尾联“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则通过对比芙蓉花和龟巢,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去和飘零的悲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和珍视。同时,通过对比芙蓉花和龟巢,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
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
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飘零

    读音:piāo líng

    繁体字:飄零

    短语:漂泊 流浪 飘流 流离失所 流转 颠沛流离 漂流

    英语:adrift

    意思:(飘零,飘零)

     1.指轻

  • 岂若

    读音:qǐ ruò

    繁体字:豈若

    意思:(岂若,岂若)
    犹何如。表示不如。
      ▶《论语•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解释:1.犹何如。表示不如。

  • 龟巢

    读音:guī cháo

    繁体字:龜巢

    意思:(龟巢,龟巢)
    语本《史记•龟策列传》:“是为嘉林,龟在其中,常巢于芳莲之上。”后因以代称莲叶。
      ▶唐·温庭筠《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竹里有嘉莲》:“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

  • 五湖

    读音:wǔ hú

    繁体字:五湖

    英语:five lakes

    意思: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
      (1)吴县南部的湖泽。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