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芙蕖凝伫久。
意思:指点芙蕖凝伫立很久。
出自作者[宋]陈亮的《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一夜秋光先著柳。暑力平明羞失守。”描绘了秋天的到来,柳树在夜晚就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而暑气在清晨逐渐消退,仿佛害羞地失去了它的守候。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的“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沈烟透。半月十朝秋定否。”这几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无情地吹过,无法进入帘帏之中,让白天的时光变得漫长。而半月和十朝的交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里的“沈烟透”可能指的是窗帘透出的淡淡烟雾,给人一种朦胧而安静的感觉,与秋天的氛围相吻合。
“指点芙蕖凝伫久。高处成莲深处藕。”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凝视着池塘中的荷花,对荷花的高处和深处都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这里的“凝伫”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深深喜爱和关注,而“高处成莲深处藕”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祝愿。
最后,“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一点浮云人似旧。”这几句诗是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百年长共月团圆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睦、团圆的美好祝愿;而“女进男”则表达了对男女平等、共同进步的期望;最后一句中的“一点浮云人似旧”则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 指点与君看。-- 出自《菩萨蛮·问言何处秋光好》作者:[宋]汪莘
- 而今指点来时路。-- 出自《虞美人·阑干表立苍龙背》作者:[宋]姜夔
- 指点金蕉叶。-- 出自《乳燕飞/贺新郎》作者:[宋]无名氏
- 指点荒烟锁石城。-- 出自《柬金凤兼示刘三》作者:[近代]苏曼殊
- 征路虚无指点。-- 出自《西江月·楼外疏星印水》作者:[宋]张孝祥
- 指点虚无云外路。-- 出自《渔家傲 正月十四日夜有感而作》作者:[金]段克己
- 仰面人人指点贤。-- 出自《南乡子·好纸造成鸢》作者:[元]王哲
- 指点烟村横小艇。-- 出自《蝶恋花·骨秀肌香冰雪莹》作者:[宋]晁端礼
- 红芙蕖杂白芙蕖,红底终稠白底疏。-- 出自《玉井亭观白莲二首》作者:[宋]杨万里
- 十里芙蕖。-- 出自《采桑子·跳珠雨罢风初静》作者:[宋]周紫芝
- 布叶翳芙蕖。-- 出自《生茨诗》作者:[魏晋]繁钦
- 香散嫩芙蕖。-- 出自《鹤冲天·白角簟》作者:[宋]周邦彦
- 芙蕖舞轻带。-- 出自《曲池之水》作者:[南北朝]谢朓
- 红舍利,白芙蕖。-- 出自《鹧鸪天 玉泉观鱼》作者:[元]张可久
- 芙蕖挹新露。-- 出自《八景胜概·华柱丹光》作者:[宋]方凤
- 凝伫。-- 出自《如梦令·海雁桥边春苦》作者:[宋]吕本中
- 凝伫。-- 出自《如梦令·海雁桥边春苦》作者:[宋]吕本中
- 黯凝伫。-- 出自《法曲献仙音 寄寿云西老人,时吴与张石隐、》作者:[元]邵亨贞
- 正凝伫。-- 出自《扫花游/扫地游》作者:[宋]杨无咎
- 断魂凝伫。-- 出自《卓牌儿/卓牌子》作者:[宋]万俟咏
- 空凝伫。--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空凝伫。-- 出自《点绛唇·水绕孤城》作者:[宋]蔡伸
- 玉鞭凝伫。-- 出自《点绛唇·小驻征骖》作者:[宋]曾协
- 凝伫。-- 出自《真珠帘·落红几阵清明雨》作者:[宋]徐□
- 空凝伫。-- 出自《点绛唇·池馆春深》作者:[宋]方千里
- 相见不在久,见久未必亲。-- 出自《送通判太博》作者:[宋]梅尧臣
- 久离别。-- 出自《长相思·长相思》作者:[隋]江总
- 神剑久迁移。-- 出自《经丰城剑池诗》作者:[南北朝]阴铿
- 楼上久踟躇。-- 出自《卖花声·楼上久踟躇》作者:[宋]张舜民
- 仙宫久离。-- 出自《惜奴娇·吾归矣》作者:[宋]巫山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