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赠张众甫》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

意思:千里之道还远远,依靠九层高台。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酬赠张众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野人”和“树木”,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联“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诗人以“野人”比喻那些在自然中生长的人,他们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只是顺应天性,自然而然地生活。而“散木”则是任凭自然生长的树木,诗人以此比喻那些无心之人。他们最终会在空山之中老去,就像那些被抛弃在荒野中的树木一样,不被世人所知。然而,他们又何曾想过要进入皇家园林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淡泊态度。 颔联“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的理解。千里之遥的路途,就像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坚韧不拔地前行。而九层台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目标。诗人认为,无论出处,我们都应该顺应天命,而不是自我夸耀或自作主张。 颈联“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愿意抛弃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人的感激之情。他们愿意与荒野中的杂草为伍,远离尘世喧嚣,这种精神令人惭愧。 整首诗以自然元素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顺应天命,而不是刻意追求什么;我们应该坚韧不拔地面对人生的挑战,而不是轻易放弃;我们应该回归自然,远离世俗纷扰,而不是沉溺于名利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它以自然元素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自然和人生,保持淡泊的态度,顺应天命,坚韧不拔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
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
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九层

    读音:jiǔ céng

    繁体字:九層

    意思:(九层,九层)
    九重,九级。亦用以喻极高。
      ▶《老子》:“九层之臺,起于纍土。”
      ▶唐·戴叔伦《酬赠张众甫》诗:“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臺。”
      ▶宋

  • 迢遥

    读音:tiáo yáo

    繁体字:迢遙

    英语:distant; remote

    意思:(迢遥,迢遥)

     1.远貌。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迢遥行人远,婉转年运徂。”一本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层台

    读音:céng tái

    繁体字:層檯

    解释:1.重台;高台。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