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

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

意思:十月痛苦漫长的夜晚,百年大半时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霜杀中庭草,冰生后院池。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新开一瓶酒,那得不相思。》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表达思乡之情的诗篇。 首先,诗的前两句“霜杀中庭草,冰生后院池。”描绘了冬日的肃杀景象,庭院中的草被霜雪所杀,后院的池塘也因为冰冻而失去了生机。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沉寂和冷清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冬日的寒气所笼罩。 接着,“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动树摇的景象,但因为没有叶子可以辞去树枝,所以风也无法动摇整个景象的冷清和寂静。这里再次强调了冬日的寂寥和孤独。 接下来的“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漫长冬夜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百年人生,过半已逝,让人感叹时光的匆忙。 最后,“新开一瓶酒,那得不相思。”这两句似乎是诗人对相思之情的宣泄,通过开瓶饮酒来缓解相思之苦。然而,相思之情又岂是饮酒所能消解的?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杀中庭草,冰生后院池。
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
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
新开一瓶酒,那得不相思。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长夜

    读音:cháng yè

    繁体字:長夜

    英语:long night; eternal night

    意思:(长夜,长夜)

     1.漫长的夜。
      ▶《楚辞•九章•悲回风》:“终长夜之曼

  • 十月

    读音:shí yuè

    繁体字:十月

    意思:
     1.一年中的第十月。
      ▶《诗•豳风•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陨萚。”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七年,长乐宫成,诚侯群臣皆朝十月。”
      ▶司

  • 百年

    读音:bǎi nián

    繁体字:百年

    短语:一生 一世 终身 终生 辈子 一辈子 生平 平生

    英语:lifetime

    意思:
     1.指人寿百岁。
     

  • 半时

    读音:bàn shí

    繁体字:半時

    意思:(半时,半时)
    指很短的时间。
      ▶《宋史•五行志一上》:“光泽县大雨,溪流暴涌,平地高十余丈,人避不及者皆溺,半时即平。”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