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把酒簪花强自豪》 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

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

意思:从他眼底桑田变,而且喜欢床头拨瓮

出自作者[金]段克己的《鹧鸪天·把酒簪花强自豪》

全文创作背景

《鹧鸪天·把酒簪花强自豪》是金代词人段克己创作的一首词。段克己生活在金朝末年,当时金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而蒙古军队的铁蹄又不断南侵,社会动荡不安。词人段克己在这样的背景下,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创作了这首词。 词中通过描写作者把酒簪花,强装自豪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在动荡时局中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国兴亡的深沉感慨。词中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综上所述,《鹧鸪天·把酒簪花强自豪》的创作背景是金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词人段克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把酒簪花强自豪。
花枝羞上阿翁髦。
不教春色因循过,忍为虚名孟浪漂。
醒复醉,莫还朝。
纷纷四海正兵骚。
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
作者介绍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关键词解释

  • 桑田

    引用解释

    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2.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 眼底

    读音:yǎn dǐ

    繁体字:眼底

    英语:eyeground

    意思:
     1.眼中;眼睛跟前。
      ▶五代·齐己《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巖稜。”
      ▶元·王行《虞美人

  • 床头

    读音:chuáng tóu

    繁体字:床頭

    英语:spindle headstock

    意思:(床头,床头)

     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

  • 乐床

    读音:lè chuáng

    繁体字:樂床

    意思:(乐床,乐床)
    旧指女艺人扮演时的坐处。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摺:“[钟离][做见乐床坐科。净云:]这个先生,你去那神楼上或腰棚上看去,这里是妇人做排场的,不是你

  • 头拨

    读音:tóu bō

    繁体字:頭撥

    意思:(头拨,头拨)
    明代景泰年间为防御蒙古所建精锐部队名。
      ▶明·于谦《宣府军务疏》:“查得宣府见操军士……选其精壮者一万一千余名,定为头拨,每名月加米一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