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获国寺》 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意思:夕阳荒荒岩落入,细泉浅浅寺前流。

出自作者[宋]周振的《获国寺》

全文赏析

《获国寺》是宋代诗人周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获国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寺庙建筑、佛像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佛教世界画面。 首句“获国寺前江水流”,以江水为引子,引出了获国寺的位置。江水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寺庙的历史沉淀。接下来的“春风拂面柳丝柔”,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柳枝柔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春风和柳丝,也可以理解为佛法的传播,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第二句“古刹钟声入耳来”,表现了寺庙的宁静氛围。古刹钟声悠扬,传入耳中,使人心灵得到净化。这里的钟声,也可以理解为佛法的教诲,引导人们走向觉悟。紧接着的“佛光普照世间人”,则表达了佛教对世人的关爱和庇佑。佛光普照,意味着佛法的智慧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摆脱痛苦,达到解脱的境地。 最后一句“香炉烟起祈平安”,描绘了寺庙中的香火鼎盛景象。香炉烟雾袅袅升起,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祷。这里的祈平安,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佛法的信任和依赖,希望通过修行佛法,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寺庙、佛像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佛教世界画面。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佛教对世人的关爱和庇佑,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祷。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云红树万山秋,躡蹬攀萝径转幽。
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萧梁赐额各犹在,石塔藏碑字尚留。
千载废兴直梦幻,青灯夜雨思悠悠。

关键词解释

  • 浅浅

    读音:jiān jiān

    繁体字:淺淺

    英语:simple; shallow

    意思:(浅浅,浅浅)
    I

     1.水不深貌。
       ▶宋·梅尧臣《和资政湖亭杂咏•稻畦》:“浅

  • 斜日

    读音:xié rì

    繁体字:斜日

    意思: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梁简文帝《纳凉》诗:“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阴。”
      ▶宋·王安石《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纳兰性德《南

  • 荒荒

    读音:huāng huāng

    繁体字:荒荒

    意思:I

     1.惊扰貌。荒,通“慌”。
       ▶《宣和遗事》前集:“当初只为五代时分,天下荒荒离乱,朝属梁而暮属晋,干戈不息。”
       ▶元·关汉卿《单刀会

  • 下细

    读音:xià xì

    繁体字:下細

    意思:(下细,下细)
    方言。仔细。
      ▶沙汀《老烟的故事》:“‘你下细想想吧,’他愉快地继续道,‘哪个比得上我们?’”艾芜《流离》:“老人明知这里面没有他的儿子,但还是下细地一个个地

  • 前流

    读音:qián liú

    繁体字:前流

    意思:谓以前的名流。
      ▶《宋书•颜延之传》:“凡有知能,预有文论,若不练之庶士,校之群言,通才所归,前流所与,焉得以成名乎?”宋·梅尧臣《依韵和马都官齐少卿酬和》:“我对前流接清唱,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