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亦作“鸎啼燕语”。 1.莺啼婉转,燕语呢喃。形容春光明媚。 唐 皇甫冉 《春思》诗:“鶯啼燕语报新年, 马邑 龙堆 路几千。” 唐 孟郊 《伤春》诗:“千里无人旋风起,鶯啼燕语荒城里。”
2.比喻女子悦耳的语声。《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妇人并不起身,运扇如故,口中鶯啼燕语,説出几句不通道理的话来。” 清 李渔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读音:yīng tí
繁体字:鶯啼
意思:(莺啼,莺啼)莺鸣。 ▶宋·辛弃疾《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 ▶《水浒传》第八一回:“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读音:yàn yǔ
繁体字:燕語
意思:(燕语,燕语) 1.宴饮叙谈。 ▶《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玄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朱熹集传:“燕,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