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薄游归路晚,水边风旆湿片尘。
意思:无奈出游归路晚,河边风返湿片尘。
出自作者[宋]释永颐的《游何山登道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中流望极山头寺,溪午闻钟泊柳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溪流、山头寺、老松、鹤、虎等自然和动物元素,以及微雨、烟、书堂、藓石等自然环境,给人以清新、宁静、幽雅之感。
首联“中流望极山头寺,溪午闻钟泊柳津”,诗人站在溪流中央,眺望远处山头寺的身影,同时,在溪流的午间时刻,钟声从对岸的柳树下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春草细沾微雨润,老松高与碧虚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小草在微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鲜嫩,老松树则高耸入云,与碧空相接,给人一种高远之感。
颈联“鹤归烟麓书堂废,虎去寒岩藓石皴”,诗人通过描绘鹤归、虎去的场景,表达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气氛。书堂虽然已经荒废,但仍然能感受到过去的繁华与故事。虎去寒岩藓石皴,则通过虎的行动和苔藓石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尾联“无奈薄游归路晚,水边风旆湿片尘”,诗人无奈因为行程较晚,不能及时归家,但眼前的景色仍然让他感到心旷神怡。风中的旗帜在水边摇曳,仿佛带着微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路较晚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诗中的细节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清新、高远和古老的气息。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遗憾,但这种遗憾并没有破坏诗的整体美感,反而增添了诗的深度和情感色彩。
相关句子
- 欲到前村无奈嬾,却寻归路度西桥。-- 出自《初春欲散步畏寒而归》作者:[宋]陆游
- 水边寒色。-- 出自《暗香 吴中顾氏旧时月色亭,陆壹天倡始用白》作者:[元]邵亨贞
- 芦花浅水边。--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水边朱户。-- 出自《蓦山溪·青梅如豆》作者:[宋]张震
- 水边无限情。-- 出自《长相思·净亭亭》作者:[宋]谭宣子
- 不到水边村。-- 出自《朝中措 题阙》作者:[元]白朴
- 水边朱户。-- 出自《点绛唇·红杏飘香》作者:[宋]苏轼
- 水边沙外。--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作者:[宋]秦观
- 水边沙外。--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作者:[宋]秦观
- 记得水边春。-- 出自《菩萨蛮·平波不尽蒹葭远》作者:[宋]叶梦得
- 水边沙际。-- 出自《笛家弄/笛家》作者:[宋]王质
- 春风归路长。-- 出自《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作者:[宋]李之仪
- 万里蓬莱归路。--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 马蹄归路滑。-- 出自《谒金门·金榜揭》作者:[宋]吴泳
- 归路月明山上-- 出自《渔歌子 滏水集三》作者:[元]赵秉文
- 归路茫茫。-- 出自《采桑子·老僧头白焦山顶》作者:[清]孙枝蔚
- 临平归路。-- 出自《解语花·轻雷殷殷》作者:[宋]张艾
- 吾归路。-- 出自《失调名》作者:[宋]叶李
- 孟秋首归路。-- 出自《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作者:[唐]陈子昂
- 始得傍归路。-- 出自《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梦里云归路。-- 出自《蓦山溪·山围江暮》作者:[宋]黄庭坚
- 无奈,无奈,两个心儿总待。-- 出自《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作者:[唐]白居易
- 无奈渠何。-- 出自《减字木兰花·渊明酒止》作者:[宋]沈瀛
- 无奈。-- 出自《定风波·过尽韶华不可添》作者:[宋]欧阳修
- 多情无奈。-- 出自《减字木兰花·香肌清瘦》作者:[宋]无名氏
- 夜迢迢无奈。-- 出自《醉花阴·候馆青灯淡相对》作者:[元]元好问
- 无奈之何。-- 出自《韩非子引先圣谚》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 览胜情无奈。-- 出自《菱花怨》作者:[宋]贺铸
- 无奈。-- 出自《卷春空/定风波》作者:[宋]贺铸
- 无奈冷香何。-- 出自《武陵春·落了丹枫残了菊》作者:[宋]赵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