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薄游》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

意思:淅淅风生砌,团团天隐墙。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薄游》

全文赏析

【鹤注】《唐志》:阆州、绵州,皆为巴西郡。公广德元年曾至两郡,但至绵乃是春晚,至阆乃是秋晚,诗言病叶寒花,当是阆州作。周舍诗:“薄游久已倦。”

  渐浙风生砌①,团团日隐墙②。遥空秋雁灭③,半岭暮云长④。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巴城添泪眼⑤,今夕复清光。

  (上四叙景,薄游所见。下四言情,薄游所感。风声日影,属近景。空雁岭云,属远景。病叶,寓言憔悴。寒花,自况凄凉。触景增悲,故泪添此夕耳。五六,赋中带比,故属下截。七八用倒装句,本是对清光而堕泪。

  ①谢惠连诗:“渐渐振条风。”浙渐,风声细也。②班婕好诗:“团团似明月。”何逊诗:“团团日隐洲。”③杜审言诗:“迸水落遥空。”宋之问诗:“还乡秋雁飞。”杨慎《丹铅录》:衢州烂柯桥断碑诗,有句云“薄烟幂远郊,遥峰没归翼。”盖六朝人语。杜诗“遥空秋雁灭”本此,唐诗“帆带夕阳千里没”亦本此。④李百药诗:“云凝愁半岭。”⑤庾信诗:“双双泪眼生。”阆州属巴郡地,故曰巴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
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风生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生

    意思:(风生,风生)

     1.起风。
      ▶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

  • 淅淅

    解释

    淅淅 xīxī

    [whistling (of wind,rain and snow)] 象声词,形容风声

    今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了

    引用解释

    1.象声词。风、雨声。 唐 李咸用 《闻泉》诗

  • 团团

    读音:tuán tuán

    繁体字:團團

    短语:圆周 团 圆 圆圆的 滚圆

    英语:all round

    意思:(团团,团团)

     1.圆貌。
      ▶汉

  • 团日

    读音:tuán rì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展活动的日子。如召开团员大会,组织团员青年参观访问,开展娱乐游戏,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以及进行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