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意思:聋俗从没有听说,这声音开始不灭亡。

出自作者[宋]汪炎昶的《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铿锵国风始,孰云随微茫。
只今寂寥中,满耳独洋洋。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是一首对“国风”的赞美之诗。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民间歌谣的集锦,它们以地方语言写成,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首句“铿锵国风始,孰云随微茫。”描绘了国风的鲜明特点和深厚内涵。铿锵,形容音乐或诗歌的节奏鲜明、声音响亮,给人以鼓舞和感染。微茫,则表示古代诗歌的模糊和难以理解。这句诗表达了国风不仅具有鲜明的音乐和诗歌特点,而且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即使在古代诗歌的模糊和难以理解中,也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只今寂寥中,满耳独洋洋。”表达了现在国风在人们心中的失落和冷落。寂寥,形容环境的冷清和空旷,也用来形容人们对国风的忽视和遗忘。这句诗表达了现在国风已经失去了它在古代的地位和影响力,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聋俗,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对国风无知或者忽视国风的人。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在人们对国风无知或者忽视的情况下,国风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会消失。它就像一种声音,虽然被忽视,但始终存在。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风的赞美和对它的价值的肯定。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和被遗忘的文化。我们应该尊重和珍视这些声音和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和关注,去发现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和被遗忘的文化,去欣赏和理解它们,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出自己的光芒。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铿锵国风始,孰云随微茫。
只今寂寥中,满耳独洋洋。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关键词解释

  • 无闻

    读音:wú wén

    繁体字:無聞

    意思:(无闻,无闻)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唐·张祜《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

  • 聋俗

    读音:lóng sú

    繁体字:聾俗

    意思:(聋俗,聋俗)

     1.愚昧无知的世俗。
      ▶晋·赵至《与嵇茂齐书》:“今将植橘柚于玄朔,蔕华藕于修陵,表龙章于裸壤,奏《韶武》于聋俗,固难以取贵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