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意思:聋俗从没有听说,这声音开始不灭亡。
出自作者[宋]汪炎昶的《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铿锵国风始,孰云随微茫。
只今寂寥中,满耳独洋洋。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是一首对“国风”的赞美之诗。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民间歌谣的集锦,它们以地方语言写成,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首句“铿锵国风始,孰云随微茫。”描绘了国风的鲜明特点和深厚内涵。铿锵,形容音乐或诗歌的节奏鲜明、声音响亮,给人以鼓舞和感染。微茫,则表示古代诗歌的模糊和难以理解。这句诗表达了国风不仅具有鲜明的音乐和诗歌特点,而且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即使在古代诗歌的模糊和难以理解中,也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只今寂寥中,满耳独洋洋。”表达了现在国风在人们心中的失落和冷落。寂寥,形容环境的冷清和空旷,也用来形容人们对国风的忽视和遗忘。这句诗表达了现在国风已经失去了它在古代的地位和影响力,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聋俗,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对国风无知或者忽视国风的人。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在人们对国风无知或者忽视的情况下,国风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会消失。它就像一种声音,虽然被忽视,但始终存在。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风的赞美和对它的价值的肯定。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和被遗忘的文化。我们应该尊重和珍视这些声音和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和关注,去发现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和被遗忘的文化,去欣赏和理解它们,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出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