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壬子感事四章》 十年一事生差幸,眼看征人奏凯归。

十年一事生差幸,眼看征人奏凯归。

意思:十年一事生差到,眼看征人凯旋归。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壬子感事四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塞上秋高马渐肥,将军推食复推衣》是一首描绘边塞秋景、表达爱国情感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塞上秋高马渐肥,将军推食复推衣”描绘了边塞秋高气爽的景象,马匹因逐渐肥壮而变得更为健硕。将军们推食出粮,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对边疆安宁的重视。 颔联“高楼西北腾奇气,大海东南露国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西北高楼展现出雄奇之气,而大海东南则露出国家的徽章,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耀。 颈联“此去似怜乌鹊意,我来不见木棉飞”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担忧。乌鹊象征着战乱和不安,而木棉飞则象征着和平与繁荣。诗人担心战事会给百姓带来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十年一事生差幸,眼看征人奏凯归”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们的敬意和期待。尽管边疆十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但看到征人奏凯归来的情景,诗人感到非常欣慰。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和对战事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爱国将士们的敬意和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塞上秋高马渐肥,将军推食复推衣。
高楼西北腾奇气,大海东南露国徽。
此去似怜乌鹊意,我来不见木棉飞。
十年一事生差幸,眼看征人奏凯归。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奏凯

    读音:zòu kǎi

    繁体字:奏凱

    短语:百战百胜 大捷 哀兵必胜 获胜 胜利 制胜 捷 凯 得胜 胜 旗开得胜 凯旋 战胜 告捷 奏捷 出奇制胜 赢 取胜

    英语:win vict

  • 一事

    读音:yī shì

    繁体字:一事

    英语:be related (organizationally or professionally)

    意思:
     1.一件事。
      ▶《淮南子•缪称训》:“

  • 眼看

    解释

    眼看 yǎnkàn

    (1) [shortly;soon;in a moment]∶马上,在很短的时间之内

    暴风雨眼看就要来了

    (2) [let;allow]∶听凭(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或发展)

    哪能眼看着他走邪道不管呢

    <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凯归

    读音:kǎi guī

    繁体字:凱歸

    意思:(凯归,凯归)
    犹凯旋。
      ▶晋·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有命再集,皇舆凯归。”
      ▶《南齐书•褚渊传》:“如使伐匈奴,凯归反旆,以此受爵,不复固辞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