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意思:去年秋露下,羁旅驱逐柬征。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和相思的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描绘了诗人过去的经历,当时他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羁旅在外,随同东征的队伍行进。秋露下的场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氛围。 “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诗人的视角转向了现在,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他再次驱驰到上京,这似乎是一个新的开始,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表情和送别后的孤独,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情感。饮酒后的诗人可能会更加感伤,而送别后的孤独则让人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由于两地相隔千里,他只能通过风来传递他的声音,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饮酒、送别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
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秋露

    读音:qiū lù

    繁体字:秋露

    意思:
     1.秋日的露水。
      ▶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秋露未凝,归神太素。”
      ▶隋·薛道衡《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师,秋露凝甘,遍于竹苇。”
      

  • 羁旅

    读音:jī lǚ

    繁体字:羈旅

    英语:stay long in a strange place; live in a strange land

    意思:(羁旅,羁旅)
    亦作“羇旅”。
     

  • 东征

    读音:dōng zhēng

    繁体字:東徵

    英语:eastward fight

    意思:(东征,东征)

     1.向东征伐。
      ▶《诗•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 去年

    读音:qù nián

    繁体字:去年

    英语:last year

    意思:刚过去的一年。
      ▶唐·杜甫《前苦寒行》之二:“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宋·苏轼《中秋月》诗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