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解印至大桥铺寄邵阳父老》 已过长亭一舍宽,送行犹自挽征鞍。

已过长亭一舍宽,送行犹自挽征鞍。

意思:已超过长亭一舍宽,送去还从拉征鞍。

出自作者[宋]沈伯达的《解印至大桥铺寄邵阳父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诗,通过描写长亭送别和征人挽留的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没有能够为当地百姓做出更多贡献的感慨和愧疚。 首句“已过长亭一舍宽”,通过“已过”二字,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已经走过了长亭,距离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近了。而“一舍宽”则形象地表达了长亭与征途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烘托出了离别的氛围。 次句“送行犹自挽征鞍”,则通过“犹自”二字,表现了征人的不舍之情,虽然已经走过了长亭,但他仍然紧紧地挽着征鞍,不愿意松手。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第三句“我无惠政苏凋瘵”,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愧疚。诗人承认自己没有能够为当地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疾病。这种表述,体现了诗人的谦虚和自省,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最后一句“何事邦人泪不乾”,则通过反问的语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愧疚。诗人觉得,自己既然没有为当地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那么百姓们的泪水自然也就不会干涸了。这种表达方式,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谦虚和自省,以及对当地百姓的关注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已过长亭一舍宽,送行犹自挽征鞍。
我无惠政苏凋瘵,何事邦人泪不乾。

关键词解释

  • 送行

    读音:sòng xíng

    繁体字:送行

    短语:

    英语:to see someone off

    意思:
     1.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去。
      ▶唐·杜

  • 过长

    读音:guò cháng

    繁体字:過長

    造句:

  • 长亭

    读音:cháng tíng

    繁体字:長亭

    英语:road-side pavilion

    意思:(长亭,长亭)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 一舍

    读音:yī shè

    繁体字:一捨

    意思:
     1.古以三十里为一舍。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
      ▶原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原降。”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

  • 征鞍

    引用解释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诗:“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宋 谢薖 《蝶恋花》词:“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王孙何处解征鞍,灵妃怨,瑶瑟与谁弹?” 刘国钧 《饯春词》之一:“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读音:zhē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