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思曲》 江南花时二三月,少妇乘春逐芳节。

江南花时二三月,少妇乘春逐芳节。

意思:江南花两三个月时间,年轻妇女在春天逐芳节。

出自作者[明]俞允文的《春思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花季的美丽景色和少妇的优雅举止,表达了深深的离思之情。 首段描述了江南花季的美景,少妇乘着春光,追逐芳节,她的心性稳定,含着清真,在晴川中舞动倩影,流露出自然流淌的喜悦。她的装束精致,刻带以青丝,扇摇翡翠,芸房之中,春窗之火闪烁,兰径之上,粉腻之香飘散。 随后,诗中描绘了少妇的美丽姿态,佩戴着七彩明珰、九华珮等华美饰物,衣裳掩映着秋翠。花丛中,她展现出千万种奇姿,玉腕轻动,散发着春日的妩媚。然而,离思之情却使她含情脉脉,默默无语,步步行走,散去无踪。 诗的结尾部分,描绘了少妇回眸一瞥间,簪钗飞舞,如参差不齐的飞鸟。她步过东城又南陌,心中充满着离别的哀思,随着花阴阴而渐渐远去。在春日的暮色中,她对着莺啼声歇的地方坐下,闲看清镜前整理瑶琴,表达出深深的孤寂和离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花季的美景和少妇的优雅举止,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离思之情。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花时二三月,少妇乘春逐芳节。
心性稳惬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悦。
青丝刻带锦作裳,宝扇轻摇翡翠光。
芸房露冷春窗火,兰径烟开粉腻香。
七彩明珰九华珮,紫縠文罗掩秋翠。
绣额花丛千万色,玉腕奇姿发春媚。
含思缄情不相识,步步遗芳去无迹。
回簪转黛飞参差,才过东城又南陌。
南陌东城春事深,离思杳杳花阴阴。
坐对流莺啼歇处,闲窥清镜理瑶琴。
晨鹍凄清不可闻,恨断吴烟怨楚云。
自是琴心挑不得,还同孤月向黄昏。

关键词解释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少妇

    读音:shào fù

    繁体字:少婦

    英语:frail

    意思:(少妇,少妇)
    年轻的已婚女子。
      ▶汉·焦赣《易林•随之姤》:“大人不顾,少妇不取,弃捐于道。”
      ▶唐·王昌龄《

  • 花时

    引用解释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

  • 二三

    读音:èr sān

    繁体字:二三

    意思:
     1.谓不专一;反覆无定。
      ▶《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传:“二三,言不一。”
      ▶《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

  • 芳节

    读音:fāng jié

    繁体字:芳節

    意思:(芳节,芳节)
    阳春时节。亦泛指佳节、良时。
      ▶南朝·宋·刘铄《代收泪就长路》诗:“徘徊去芳节,依迟从远军。”
      ▶唐·李白《愁阳春赋》:“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