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意思:皇华我好地方,在你确定没有嫌疑。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全文赏析

【鹤注】杨侍御使蜀,而张参军往依之,故作此诗。以旧次考之,恐在十三载作。《唐书》:都督诸州,俱有参军事,掌出使赞导。蜀州唐安郡属剑南道,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好去张公子①,通家别恨添②。两行秦树直③,万点蜀山尖④。御史新骢马⑤,参军旧紫髯⑥。皇华吾善处⑦,于汝定无嫌⑧。

  (上四送张赴蜀,下四呈杨侍御,乃两截还题格。【黄生注】杨必为蜀中诸道使,而张参其军,此四十字荐书也。五六用事颇熟,以新旧二字点化之。“好去”作慰词,与“无嫌”相照。《杜臆》:秦树,言所经之途。蜀山,言所至之境。)

  ①吕祖谦曰:凡诗人于张姓者,称为张公子,盖因汉成帝时童谣曰:“张公子,时相见。”故公赠张垍曰“天上张公子”,社牧赠张祜亦曰“谁人得似张公子”。②《世说》:孔融十岁见李膺,门下不为通,融曰:“我是公通家子弟。”膺问何亲,曰:“先君孔子,与老君有师资之道。”③《唐会要》:开元二十八年正月,令两京道路并种果树。庾信碑文:“寒关树直。”④陈子昂《送友序》:“蜀山有云,巴水可涉。”江淹《江上之山赋》:“嶢嶷河尖出。”⑤《后汉书》:桓典拜侍御史,常乘骢马,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⑥《晋书》:郗超为桓温参军,超有髯,府中号曰“髯参军”。《献帝春秋》:张辽问吴降人:“有紫髯将军是谁?”曰:“是孙会稽。”⑦皇华,指杨。《诗序》:皇华,劳使臣之诗。《陈平传》: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⑧《诗》:“于汝信宿。”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好去张公子,通家别恨添。
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
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皇华

    读音:huáng huá

    繁体字:皇華

    意思:(皇华,皇华)

     1.《诗•小雅》中的篇名。
      ▶《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
      ▶《国语•鲁语下》:“《皇皇

  • 善处

    解释

    善处 shànchǔ

    (1) [deal with properly;conduct oneself well;deal discreetly with]∶妥当、周到地解决处理(问题)

    (2) [get along with sb. friendly]

  • 处于

    读音:chǔ yú

    繁体字:處於

    意思:(处于,处于)
    亦作“处于”。
     处在某种地位或状态。
      ▶宋·苏轼《上富丞相书》:“今也处于至足之势,则是明公无复有所羡慕于天下之功名也。”
      ▶刘半农《扬

  • 无嫌

    (1).无可嫌疑处;没有疑忌。《礼记·坊记》:“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列,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 郑玄 注:“嫌,嫌疑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 毕諶 ﹞为相”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 唐 杜甫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诗:“皇华吾善处,於汝定无嫌。” 宋 曾巩 《过介甫归偶成》诗:“结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