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端午》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意思:
古代人留下脚印事情,年深线积长。
出自作者[唐]李隆基的《端午》
全文创作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诗,创作背景与端午节有关。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相传起源于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此诗便是唐玄宗在端午节时所写,描绘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古人亡,古人在,古人不在天应改。
--
出自《醉吟》作者:[宋]杨万里
思古人,思古人,古人皦皦若日月。
--
出自《思古人》作者:[宋]敖陶孙
古人古人自古人,今日又见民歌六七袴。
--
出自《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作者:[唐]贯休
古人不可期,古人尚可窥。
--
出自《示两儿》作者:[宋]张九成
古人成感慨,今人犹古人。
--
出自《古意二首》作者:[宋]叶茵
小丑盗中原,异事古未有。
--
出自《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作者:[宋]陆游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
出自《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作者:[唐]高适
二事古难全,今也都不亏。
--
出自《含清亭》作者:[宋]袁燮
天家庆事古无有,奕叶重光似显仁。
--
出自《德寿宫即事六首》作者:[宋]任希夷
兰亭事古成遗迹,华萼楼空委路尘。
--
出自《兴庆池禊宴》作者:[宋]张子定
吴王事古遗人恨,西子名存逝水流。
--
出自《游虎丘》作者:[宋]赵彦橚
倾城一笑得人留。
--
出自《瑞鹧鸪》作者:[宋]郭世模
酒中愁说人留久。
--
出自《菩萨蛮·酒中愁说人留久》作者:[宋]王齐愈
雪天行计欠人留。
--
出自《临江仙·长短驿亭南北路》作者:[宋]刘过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
出自《临岐留别相知》作者:[唐]李频
笑能撩客喜,醉肯逐人留。
--
出自《赠妓》作者:[明]高启
几人留北阙,独棹向南台。
--
出自《送西外赵知宗》作者:[宋]刘植
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
--
出自《积草岭(同谷县界)》作者:[唐]杜甫
诗句原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作者介绍
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关键词解释
古人
读音:
gǔ rén
繁体字:
古人
短语:
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
(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
古人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