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意思:又是残春将立夏,为什么到处不啼莺。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见莺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鲜怡寡乐负清明,帘外花如红泪倾。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是一首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的诗。
首句“鲜怡寡乐负清明,帘外花如红泪倾。”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这里的“鲜怡寡乐负清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短暂的特性。“帘外花如红泪倾”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春风中摇曳,仿佛红色的泪水一样从花枝上滑落,进一步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美丽。
“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夏天的期待。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来临,这是自然的规律,但作者却感到惋惜和不舍。同时,“如何到处不啼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怀念,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听到黄莺的歌声。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时刻,因为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
此外,诗中的比喻和形象描绘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深思。例如,“红泪倾”、“到处不啼莺”等比喻,既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间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