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乐道再以诗见寄》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意思:衡门不羡金门贵,蔬食怎么知道吃肉计划。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乐道再以诗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哲理。诗人通过与朋友的交往,反思了自己的命运和人生轨迹,表现出一种豁达、逍遥的心境。他不羡慕权贵,不追求奢华,而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本分安身立命,不必追求过高的目标。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表达了诗人不羡慕权贵,不求奢华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一些哲理性的语言,如“邂逅升沉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命运都是随机的,人们应该保持逍遥自在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诗人的思考和表达,传达了一种豁达、自在的人生态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尤。
邂逅升沉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金门

    读音:jīn mén

    繁体字:金門

    英语:Quemoy

    意思:(金门,金门)

     1.见“金马门”。
     
     2.见“金明门”。
     
     3.代指富贵人家。

  • 衡门

    读音:héng mén

    繁体字:衡門

    意思:(衡门,衡门)

     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

  • 肉食

    读音:ròu shí

    繁体字:肉食

    英语:creophagism

    意思:
     1.指高位厚禄。亦泛指做官的人。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杜预注:“肉

  • 不羡

    读音:bù xiàn

    繁体字:不羡

    意思:(不羡,不羡)
    不过分。
      ▶《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注:“羡,过;和,适也。”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