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灵峰院龙龛山》 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意思:客馆听说鼍鼓,秋风起蟹。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游灵峰院龙龛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天柱山支起南极,蓬莱山如同巨鳌压在山峰之上的壮丽景象。云雾消散,石道险峻,潮水退去后的海门显得更加高耸。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着,诗中提到了客馆中的鼍鼓声声,秋风中回忆起蟹螯的美味。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作者凭栏远望,看到远处的树影仿佛是家乡的臯(山名),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
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
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臯。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客馆

    读音:kè guǎn

    繁体字:客館

    英语:guest house

    意思:(客馆,客馆)
    接待宾客的处所。亦指旅店。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鼓秋

    读音:gǔ qiū

    繁体字:鼓秋

    造句:

  • 蟹螯

    读音:xiè áo

    繁体字:蟹螯

    意思: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
      ▶《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韩翃《题张逸人园林》诗:“麈尾手中毛已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