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夹得胡仲芳诗次韵》 杖藜径入渔樵去,从此因君得往还。

杖藜径入渔樵去,从此因君得往还。

意思:杖藜直接进入捕鱼打柴离去,从这里通过你得去回。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夹得胡仲芳诗次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清明的节令和环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天遣清明作小寒,人从赤壁上青山。”描绘了清明的时节和小寒的气温,人们从赤壁的山水之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清明比作“天遣”,形象地表达了清明时节给人带来的愉悦和轻松。同时,赤壁的山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成为了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 “颇宜书更形骸外,赖有诗犹意气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的热爱。诗人认为,在清明的时节,人们应该更加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享受自然和自由带来的愉悦。而诗歌则是表达这种情感的最佳方式,它能够让人们意气风发地面对生活。 “一日水程无几住,百篇火急莫令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创作的热情。诗人认为,在清明时节,时间过得很快,应该珍惜每一刻,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同时,诗人也提醒自己要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最后,“杖藜径入渔樵去,从此因君得往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感激。诗人希望能够像渔樵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友情的存在则成为了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因素。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自然和友情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创作的热情,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遣清明作小寒,人从赤壁上青山。
颇宜书更形骸外,赖有诗犹意气间。
一日水程无几住,百篇火急莫令悭。
杖藜径入渔樵去,从此因君得往还。

关键词解释

  • 往还

    读音:wǎng huán

    繁体字:往還

    英语:contacts

    意思:(往还,往还)

     1.往返;来回。
      ▶《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清·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从此

    读音:cóng cǐ

    繁体字:從此

    短语: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

    英语:thence

    意思:(从此,从此)<

  • 杖藜

    读音:zhàng lí

    繁体字:杖藜

    英语:Chenopodium giganteum

    意思: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