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岭三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意思: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出自作者[现代]陈毅的《梅岭三章》

全文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因“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而导致失败,红军主力不得已被迫作战略转移。陈毅因伤奉命留下,担负起领导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当时形势如黑云压顶,敌强我弱,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陈毅和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有个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写信上山谎称中央派人前来联络。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关系,妄图诱捕我游击区领导人。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我基层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立即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四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作者介绍 陈毅简介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泉台

    读音:quán tái

    繁体字:泉檯

    英语:nether world

    近义词: 墓穴

    详细释义:1.坟墓、墓穴。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之五:『忽见

  • 旧部

    读音:jiù bù

    繁体字:舊部

    意思:(旧部,旧部)
    旧日的部属。
      ▶《魏书•序纪•神元帝》:“德化大洽,诸旧部民,咸来归附。”
      ▶陈毅《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旌旗

    读音:jīng qí

    繁体字:旌旗

    短语:帜 旗 幡

    英语:banners and flags

    意思:(参见旌旂)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 阎罗

    读音:yán luó

    繁体字:閻羅

    英语:Yama, King of Hell

    意思:(阎罗,阎罗)

     1.梵语的略译,佛教称主管地狱的神。通称阎王。
      ▶《铁城泥犁经》:“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