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意思:圣人求曾作《元次山洼樽铭文刻的岩石,就为这首诗,请陛下要求同赋,应当留给当地人,使刻的铭文侧。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武昌西山(并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邓公圣求同游寒溪西山的经历,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人生感慨和友情之深。
首句“春江渌涨蒲萄醅”,以春天的江水和葡萄酒醅为比喻,形容江水碧绿涨满,如葡萄酒般醇厚,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春意。接下来“武昌官柳知谁栽”,提到武昌的官道旁的柳树,不知是谁栽种的,给人一种历史悠远的感觉。
“忆従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诗人回忆起曾从樊口带着春酒,步行上西山寻找野梅的经历,这里的野梅象征着诗人的高雅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形容西山高耸,风驰电掣,仿佛能驾风飞行,表现出诗人的豪放情怀。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虽然困倦卧在九曲岭,但仍然提起衣裳独自走到吴王台,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诗人北望中原,只见落日低沉,黄埃满天,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归来后,诗人在亭前解下佩剑,面对的是苍翠的山崖和半入云涛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心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