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郑员外》 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

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

意思:潜夫怎么合干旗帜,甘划着渔船下钓线。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上郑员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为郡至公兼至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恪守职责、忧心民瘼的官员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廉洁奉公、守节不渝的官员的赞扬。 首联“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为官公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员的赞美。这一句通过对比古今,强调这种品质的可贵和稀有。 颔联“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形象地描绘了官员的忧民之情和守节之志。这句诗通过“清吟苦”和“未达贫”两个形象,表达了官员对民瘼的忧虑和坚守节操的决心。 颈联“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用比喻的手法,形容官员的刚正不阿和清廉自守。这句诗将官员比作利刃切玉,形象地表达了官员的刚毅和廉洁;而“澄潭到底不容尘”则表达了官员的清廉自守。 尾联“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不屑于追求名利、甘愿为民服务的官员的赞扬。这句诗通过“潜夫”的形象,表达了官员应该追求的是为民服务,而不是追求名利。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官员的赞扬。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
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
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
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渔舟

    解释

    渔舟 yúzhōu

    [fishing boat] 渔船

    引用解释

    渔船。 南朝 梁 刘孝威 《登覆舟山望湖北》诗:“荇蒲浮新叶,渔舟绕落花。” 唐 杜甫 《初冬》诗:“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 潜夫

    读音:qián fū

    繁体字:潛夫

    意思:(潜夫,潜夫)
    隐者。
      ▶清·方文《从子子唯园中作》诗:“勿使衡门延俗客,每将疑义问潜夫。”
      ▶清·金农《题卖饼家壁》诗:“葱肆浆房半故儒,康衢卖饼亦潜夫。”<

  • 干旌

    读音:gàn jīng

    繁体字:乾旌

    意思: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
      ▶《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朱熹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
     

  • 钓纶

    读音:diào lún

    繁体字:釣綸

    意思:(钓纶,钓纶)
    钓竿上的线。
      ▶北周·庾信《周五声调曲•宫调曲四》:“涧途求板筑,溪源取钓纶。”
      ▶唐·方干《上郑员外》诗:“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