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野望》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意思:只有将暮年供多疾病,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野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对西山、白雪、清江、万里桥、风尘、诸弟、圣朝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未能报效国家的遗憾。 首联“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描绘了诗人的眼前之景,白雪皑皑的西山,奇特坚硬的戍堡,清澈江流的万里桥,都为这首诗增添了壮丽之感。然而,这些景象也象征着诗人的处境和情感,他身处严酷的战争环境,对远方的亲人充满思念,同时也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 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他身处遥远的边塞,远离家乡和亲人,只能独自面对风尘和艰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他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却无法实现。 颈联“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自责。他感到自己年岁已高,身体多病,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他也感到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无法报答圣朝的恩情。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他骑马出城,极目远望,看到的是萧条的人事,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改变这个局面,只能默默承受。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未能报效国家的遗憾。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作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圣朝

    读音:shèng cháo

    繁体字:聖朝

    意思:(圣朝,圣朝)
    封建时代尊称本朝。亦作为皇帝的代称。
      ▶《汉书•两龚传》:“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
      ▶晋·李密《陈情

  • 迟暮

    读音:chí mù

    繁体字:遲暮

    英语:past one\'s prime

    意思:(迟暮,迟暮)
    亦作“迟莫”。
     
     1.比喻晚年。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

  • 未有

    读音:wèi yǒu

    繁体字:未有

    意思:
     1.没有;不曾有。
      ▶《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