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大梁行》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意思:侠客还是传朱亥名,走路的人还记得夷门道。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古大梁行》

全文创作背景

**《古大梁行》的创作背景是诗人高适与李白、杜甫一起游历大梁古城时,登吹台慷慨怀古,抒发了追慕英雄豪情与怀才不遇的无奈情绪**。这事发生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当时高适四十岁,正隐居宋中。虽然很想跻身仕途,但又求进无门,因此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情绪。这首《古大梁行》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所作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馀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有水东流。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门道

    解释

    门道 méndào

    [pylon]∶通常为巨大的门洞,两侧常有塔楼

    门道 méndao

    (1) [way to do sth.;access;knack]∶可能途径,门路

  • 侠客

    读音:xiá kè

    繁体字:俠客

    短语:义士 侠

    英语:knight-errant

    意思:(侠客,侠客)
    旧称急人之难、出言必信、抑弱扶强的豪侠之士。
      ▶《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朱亥

    读音:zhū hài

    繁体字:朱亥

    意思:战国时侠客,魏·大梁人。有勇力,隐于屠肆。
      ▶秦兵围赵,信陵君既计窃兵符,帅魏军,又虑魏将晋鄙不肯交兵权,遂使,亥以铁椎击杀晋鄙,夺晋鄙军以救赵。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 名行

    读音:míng xíng

    繁体字:名行

    意思:名声与品行。
      ▶汉·王粲《酒赋》:“贼功业而败事,毁名行以取诬。”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沖觉寺》:“怿,亲王之中最有名行。”
      ▶唐·韩愈《四门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