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惜春》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意思:怅望送春季杯,殷勤扫花扫帚。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惜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是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诗人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他觉得春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而剩下的时间也勉强算是有的,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颔联“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诗人借酒来消解对残花的留恋和对腊酒的期待,表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眷恋。 颈联“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诗人通过对扫花帚的殷勤和怅望春杯的动作,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诗人希望有谁能让时间停留,让春天的美好长驻手中,表达了他对永恒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和时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借酒、扫花等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春杯

    读音:chūn bēi

    繁体字:春杯

    意思:(参见春盃)
    见“春盃”。

    造句:暂无

  • 殷勤

    读音:yīn qín

    繁体字:殷勤

    短语:却之不恭 殷

    英语:politely, solicitously

    意思:(参见慇勤)

     1.情意深厚。
      

  • 怅望

    读音:chàng wàng

    繁体字:悵望

    意思:(怅望,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