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馆宿二首》 花木扶疏月露清,昔人来此比登瀛。

花木扶疏月露清,昔人来此比登瀛。

意思:花木扶疏月露清,从前,人们来这里比登瀛。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梦馆宿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通过对月下花木、清露之景的描绘,以及与“登瀛”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清雅、高洁的人生意趣的追求。 首句“花木扶疏月露清”是对月下花木的描绘,花木在月光和露水的映照下显得疏朗有致,清幽无比。这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月下花木图,营造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 “昔人来此比登瀛”中的“登瀛”是一个典故,指仙境,通常被用来象征高雅、清净的境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花木之地的喜爱,认为这里是人们所向往的仙境。 “不知做得神仙未”一句,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能否达到这种高雅、清净境界的疑惑和向往。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身在乔松顶上行”是诗人对自身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达到更高境界,如乔松顶上一般超凡脱俗。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暗含了他对更高境界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下花木、清露之景的描绘,以及对“登瀛”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清雅、高洁的人生意趣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木扶疏月露清,昔人来此比登瀛。
不知做得神仙未,身在乔松顶上行。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登瀛

    读音:dēng yíng

    繁体字:登瀛

    意思:
     1.登上瀛州。犹成仙。
      ▶明·郑若庸《玉玦记•祝寿》:“拼酩酊,算此乐人间,不减登瀛。”
     
     2.见“登瀛洲”。
     
     3.登上瀛

  • 扶疏

    读音:fú shū

    繁体字:扶疏

    英语:luxuriant and well-spaced

    意思:
     1.《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秕,墝而专居则多死。”

  • 花木

    读音:huā mù

    繁体字:花木

    英语:flowers and trees

    意思: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 月露

    读音:yuè lù

    繁体字:月露

    意思:月光下的露滴。
      ▶唐·杜甫《贻华阳柳少府》诗:“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仇兆鰲注:“月下之露,洗出火云。”
      ▶宋·柳永《玉蝴蝶》词:“水风轻、苹花渐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